師資隊伍
|
孫曉豔發布時間:2020-05-04
孫曉豔,1978年5月生,教授、碩士生導師,複旦大學哲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當代意義。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和省部級研究項目多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曾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曾參加中宣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微視頻拍攝,并參與制作教育部馬工程教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件。曾獲得“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特等獎”等教學獎項,以及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等榮譽稱号。 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曆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當代生态正義問題研究 2、主持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項目:曆史唯物主義對生态正義的當代啟示研究 3、主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曆史唯物主義生态價值觀與中國生态文明實踐研究 4、主持上海市哲社系列課題:完善上海生态城市建設治理體系問題研究 5、主持上海市哲社系列課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協同效應研究 6、主持上海市陽光計劃項目:馬克思主義綠色發展觀與中國生态文明實踐研究 7、主持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支持計劃“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國情調研專項”:上海公民生态環境行為的實證分析與規範研究 8、主持上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項目:高校“課程思政”标準化的評價體系建設研究 9、主持上海市決策咨詢重點項目:新時期文化體制改革突破口與對策研究 10、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曆史唯物主義之生态批判意蘊:保羅·柏·克特生态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主要論文: 1、《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疫情治理的“人民性”政治邏輯》,《青海社會科學》2020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2020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人民至上:唯物史觀空間視域下“四個偉大成就”内含的黨史邏輯》,《甯夏社會科學》2022年第1期。 3、《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三把鑰匙”》,《學習強國》平台2021年12月29日。 4、《曆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當代“生态正義問題”新探》,《河南社會科學》2017年第12期。 5、《人民性:社會主義權力體系的正義之源》,《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6期。 6、《生态正義的曆史唯物主義隐喻》,《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10月29日。 7、《馬克思的環境危機思想與中國當代生态文化自覺》,《道德與文明》2013年第3期。 8、《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生态批判意蘊》,《學術論壇》2012年第6期。 9、《論巴克斯特對當代三大生态正義理論的批評》,《福建論壇》2017年第11期。 10、《馬克思的兩類環境危機思想》,《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第1期。 11、《保羅·柏克特對奧康納“環境工業批判”思想的批判與超越》,《天府新論》2012年第4期。 12、《在摹仿與理性之間——阿多諾對當代藝術本質之揭示》,《福建論壇》2010年第4期。 13、《馬克思生态教育思想與中國當代生态文明觀教育》,《教育探索》2016年第2期。 14、《從馬克思哲學革命反思當代金融危機》,《蘭州學刊》2009年第11期。 著作: 《美學新論——當代藝術實踐背景下阿多諾論藝術與技術的辯證法》,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榮譽及獲獎情況: 1、2019年獲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特等獎 2、2013年獲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比賽一等獎 3、2017年獲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 4、2014年獲上海市“陽光學者” 5、2002年山東省思想政治課教學比賽一等獎 6、2015年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超級大課堂”之“超級團隊”成員 聯系電話:021-67798655 E-MAIL:sunxiaoyan519@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