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學院新聞

從“戰袍”到經典——海派旗袍的時尚變遷與文化意義 劉瑜教授主講《錦繡中國》


發布時間:2023-11-09


中國,一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曆史的國家,其服飾文化猶如一部絢爛的史詩,旗袍便是其中的璀璨明珠。112日,一場由bevictor伟德官网服裝學院劉瑜教授主講的《從“戰袍”到經典——海派旗袍的時尚變遷與文化意義》在bevictor伟德官网圖文信息中心第二報告廳舉行。在這次精彩的授課中,劉瑜教授以中國旗袍文化史為主線,從旗袍的時尚變遷與文化意義的角度,帶領同學們深入探讨和理解這一經典服裝的獨特魅力與深厚文化内涵。

旗袍的産生

 “旗袍是什麼?旗袍是從中國故宮還是從上海學堂中走出來的?”“旗袍是如何變為‘戰袍’?……”這些問題引起同學們濃厚興趣。劉瑜教授指出,旗袍不僅是中國輝煌燦爛傳統服飾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國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它具有獨特的形式美感和裝飾美感,是多元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不斷交流、融合的産物,是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傳承和創新的例證,是“海納百川”精神的體現。

關于旗袍的産生,劉瑜教授通過對比20世紀初期的滿人女裝袍服裝扮、男性長袍裝扮、西方女性袍服裝扮分别與漢人女性襖裙裝扮,闡述了旗袍不僅跨越民族和性别,更體現了中西融合。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由上海的女學生率先穿起旗袍,開啟了中國女性服飾的革命,使旗袍成為了女性服飾現代化的産物,具有“戰袍”意蘊。這場革命不僅是服裝的革命,也是女性思想觀念的革命,代表了中國女性對服飾現代化的追求與自我解放的決心。

旗袍的演變

旗袍從“戰袍”到經典,經曆了多次演變。1920年代的管狀風貌适合國際潮流、符合傳統習俗、突出東方女性特點,相較于同時代的西方女裝,中國旗袍以中國風格做出了國際時尚風格,帶來了旗袍的“東方時尚”。1930年代的旗袍的裁剪、縫制技術大規模改良使旗袍的視覺形象和風格發生很大變化,與清代女裝袍相比從風格到細節、從款式到裝飾、從色彩到圖案……可以說是脫胎換骨。1940年代旗袍的現代化,也是日常化、簡單化的變革讓旗袍成為最普及的時尚單品之一。1950年代的旗袍套裝,是旗袍的一種特色形式,受西方主流女性潮流的影響深,細節、款式、裝飾等都呈現出中西合璧的模式。同時代的中式立領等改良旗袍,濃重的西方“新風貌”風格呈現其中。

旗袍的文化意義

劉瑜教授對旗袍的文化意義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讀,從成為經典、中國美麗、中國智慧、傳承與創新四個方面高度概括了旗袍的文化意義。首先,“旗袍”形成經典傳統模式的法寶即傳統與現代的并存發展、平衡共生。這就需要我們不僅對旗袍從物的角度繼承,也需要從文化與哲學的角度繼承。其次,作為服飾藝術上的東方美,旗袍展現了精緻的工藝美、優雅的氣質美、靈活的時尚美,以及含蓄的理性美、“美由氣生”的氣質美、平衡的“中庸”美。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中國式美麗的獨特魅力。再次,旗袍的設計和制作過程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思想相吻合。這種中國智慧不僅體現在服飾的設計和制作上,更體現在其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的發展道路上。最後,通過品味傳統服飾精髓,激活傳統文化基因,我們可以更好地傳承與創新旗袍這一傳統服飾,讓旗袍在新的時代裡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互動提問環節,劉瑜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同學們的疑惑和問題,讓同學們對傳統服飾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認識。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講座,他們不僅對旗袍等傳統服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對如何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認識,受益匪淺。


撰稿人:劉盼盼  攝影:金吉兒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