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上午,由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實踐研究基地、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王治東工作室)主辦的“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産力”學術研讨會暨《技術哲學的思考》書稿推進會在松江召開。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榮譽資深教授林德宏教授、複旦大學出版社副總經理王聯合教授、《文彙報》理論部主任楊逸淇、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秘書葉柏榮、《上海宣傳通訊》編輯部主任呂東卉、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主編朱凱、上海政法學院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徐世甫教授、複旦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金偉、上海交通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吳紅及bevictor伟德官网青年教師參加本次研讨會并進行了主題發言。

會議主旨發言環節由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王治東主持,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榮譽資深教授林德宏做主旨發言。林德宏教授在主旨發言中強調了技術的“質”的重要性,以及技術哲學研究的複雜性和緊迫性。呼籲哲學工作者對技術的本質進行深入研究,并維護人的尊嚴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他指出不僅要關注技術發展的數量,更要關心技術的質量。技術哲學比科學哲學更複雜,因為技術直接關系到人類的利益和命運。
研讨會主題發言環節由《上海宣傳通訊》編輯部呂東卉主任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分别圍繞科技創新、新質生産力與書稿内容進行主題發言。王聯合教授分享了出版社對技術進步的看法,以及AI時代出版社的角色和挑戰。徐世甫教授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了新質生産力的意義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金偉教授就革命性科技發展與颠覆性技術突破的定義問題進行了闡釋。吳紅教授強調了技術創新在全球競争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在颠覆性技術方面的挑戰。楊逸淇主任提出了将技術哲學的研究轉化為暢銷書的想法,并期待哲學家在新質生産力話題上的貢獻。葉柏榮老師讨論了新質生産力概念的持續發展和擴展的必要性。
會議最後由王治東院長總結,強調了技術對理解人類未來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對書稿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議。

撰稿:張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