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china)在英文中與國同名,是中華文明面向世界的閃亮名片和偉大發明創造,它彙集了中國匠人的汗水與智慧,是當之無愧的在土與火的較量中誕生的燦爛文化。10月17日,上海市中國陶藝家協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師趙強教授結合景德鎮陶瓷曆史發展談陶藝創作體會,引領各位同學走進他的陶瓷創作世界,展現“中國瓷”的精巧之美。
三面青山一面水,千年窯火鑄輝煌。景德鎮坐落于黃山、懷玉山餘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曆史機遇使得景德鎮具有千餘年的制瓷史,其産品享譽海内外,是當之無愧的“瓷都”。趙強教授坦言,成長環境場域對他陶瓷創作的影響強大而深遠,童年成長于景德鎮,這裡的陶瓷生産就是他生活的環境和場域。今天,在景德鎮的陶溪川陶瓷文化創意園,年輕的藝術家們揮灑創意,将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肆意碰撞融合;而在技術并不發達的“昨日”,瓷器的誕生卻可謂艱難,從挖土到成品凡七十二道工序,每一道都蘊含匠人心血與汗水。純粹依靠慣性制作直徑近一米的龍缸,創造了百分之五的奇迹;最早的精細化制作工序,保障瓷器的穩定生産;僅靠觀察焰色和煙霧調控火溫,竟然可以幾乎分毫不錯……這樣一個又一個故事,随着趙強教授的娓娓道來,景德鎮的古法制瓷畫面,仿佛就在我們眼前緩緩展開。
談及自己的設計創作,趙強教授如數家珍,指出現實生活是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來源。由于兒時的生活體驗,趙強教授熱衷于對“水”的思考,結合中國傳統青花瓷技法、兼重視覺構成樣式的現代感,他打造出一系列“水色”青花瓷。他也喜愛在“微觀”中實現“宏觀”表達,一顆球形瓷器展現飛機俯瞰之景,雲和高山的融合也别有一番意境。中華傳統山水式樣看似曆史久遠,實際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以“太湖石”式樣為原本,運用釉色技法“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展現獨特水墨韻味……通過一件件陶瓷作品,各位同學沉浸式體驗了一場陶瓷視覺盛宴。
在課程最後的交流環節,同學們十分關心以陶瓷為例的傳統行業發展空間和當下景德鎮陶瓷原料枯竭等問題,積極向趙強教授請教。趙強教授一一為同學們進行解答,他指出,雖然受到當代工業文明沖擊,但傳統行業仍然為人們所需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就能夠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對于多元配方和複合材料的研究更加完善,景德鎮陶瓷的原料能夠實現全國調配,推進陶瓷生産制作朝向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通過趙強教授的精彩講解,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滿滿,表示對于陶瓷工藝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陶瓷藝術的獨特美感。